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(1211年),长500米,宽4.6米,顺济桥俗称“新桥”,在泉州市鲤城南门晋江下游。因桥北靠近南门顺济宫(天妃宫),故称“顺济桥”,是福建历史名桥之一。
清朝道光年间《晋江县志》载:“顺济桥,在德济门外,笋江下流,旧以舟渡。南宋嘉定四年(1211年)郡守邹应龙造石桥,长一百五十丈余,翼以扶栏。以近顺济宫(即天后宫),因名顺济。以其造于石笋桥后,俗呼新桥。明代顾珀、何乔远均撰文记其事。”
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,桥墩为干砌条石,上部结构为石梁。该桥全长338米,共31墩,跨径154米至76米不等。
桥北原特设段木梁桥,有警即吊起,以御敌寇。筑有桥头堡,置戟门,昼开,夜有警闭,今皆不存。南端桥堡上勒“雄镇天南”四个大字。
顺济桥原有桥墩31座,上有扶栏,历代均有重修。
1932年,地方军阀陈国辉派款征工,将石梁桥改为四梁式变截面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,原石桥板全部拆毁,古桥面貌全非。
1956年中秋大潮时,一个登陆厦门的台风引发了泉州大洪水,冲断顺济桥和浮桥,特大洪涝50年一遇。专家介绍,当时,洪水超过1946年并接近1935年的大洪水,为1935年以来的最大洪水。永春水位超出警戒线3.94米,安溪湖头超3.17米……其中,旧顺济桥水位超警戒线2.98米,防洪堤决口,涂门街水淹2米深,顺济桥与浮桥被冲断。
1958年,又遇农历五月三十大潮,依然是受一个登陆厦门的台风影响,泉州旧顺济桥水位超警戒线2.9米,受淹二昼三夜。
20世纪60年代又进行修补,将损坏的九孔改为简支组合梁,即在工字钢梁上浇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。
1993年9月—1994年3月对古桥进行加固、加宽和修缮。现有桥长500米,宽4.6米,桥墩水下部分仍然保留宋代石船型桥墩的基础,桥面仍基本保留20世纪30年代的旧貌。
2000年,顺济桥15号桥墩毁坏,失去支撑能力,交通封闭。
2001年因桥梁年久失修,北侧第8、第9两个桥墩、南侧第5个到第8个桥墩几乎同时坍塌。
2006年7月23日,受台风“碧利斯”的袭击,顺济桥坍塌了3个桥墩。
2006年8月10日晚,顺济桥再次发生坍塌,桥体面目全非。
2010年9月受台风“凡亚比”的影响,顺济桥在这次台风中再次倒塌。
2010年11月,经泉州第83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,具有800年历史的旧顺济桥拟改建为人行桥,以供市民登桥赏江景。
石笋村:石笋村…… 石笋村详细信息++